更新时间:2025-09-23 04:02:29
我平时看舞蹈不多,但偶尔看到震撼人心的舞蹈作品,也心驰神往。毫不犹豫地说,《只此青绿》电影中所呈现的舞剧,也是令我心驰神往的作品。舞剧存在于舞台,对观众而言“难以接触到”。除了舞剧的现场录制,改编成电影版能够让广大观众容易欣赏到,而且也可以借电影艺术之利,用运镜、特效、闪回、蒙太奇等手法,施以更丰富的延展表达,这也是我看好的方向。
但正如天才希孟也要有磨合长进的过程,什么尝试都要经过磨合期。这部电影作品,舞蹈极美,声、画效果应该说也不错。但对于电影这种形式而言,还未尽磨合之利。我希望更多地看到更精彩的尝试——而不是因为现存问题就被批评打压下去。这里记录观影时发现的一些瑕疵,作为一个小小观众,贵在真实吧。
●体裁的提示
电影作品类型众多,跨度极大,对于实际观看的观众而言,无论事先是否了解影片体裁,影片都应该通过本身的表现,表达出它的体裁。因此本片开头就应该明确表现出这是一部舞剧电影。
我虽然事先了解这一点,但开始观看时一时忘了,因为开头展卷的表现并无舞蹈成分,我以为是故事片。所以刻章工匠忽然跳舞时,一开始以为是表现这个小工匠调皮自恋,直到所有人都舞蹈起来才想起,这是舞剧。
这是个小小问题,但对于成熟的类型作品,此类基础小问题都会处理好的。
●表情的表演
舞剧与故事片对演员表情的表演要求,应该是不同的。但电影形式意味着,近景人物面部特写,是舞台表演所不存在的表现形式。所以按照舞蹈要求进行表演,很难经得起电影的近景怼脸特写。本片中,其他场景还好,但展卷人的舞台式凝重表情,不太协调,比较出戏和刻板。毕竟是舞剧,不必完全改成电影式表演,但需要作出几分调整,避开短处,展现长处。
●旁白文案
电影艺术以画面、台词取胜,旁白尤其字幕式旁白一般多慎用。而本片中,字幕无论从作用还是数量上,都占据十分重要的地位,这是值得精心安排的,同样要扬长避短。观众很难兼顾阅读旁白字幕和观看画面。而且本片文案虽然整体较好,但个别句子其实并不够凝练,宜取精再取精。能用画面、舞蹈、情节乃至配乐表现出来的内容,文案就不必复述了。比如淬墨人的旁白,最后一句“叮嘱”就没必要,因为前两句(松、墨)就已经是叮嘱本身了。
我的想法是:①大篇幅精缩文案;②精缩后的短小有力的文案,以专门镜头停留展示,同时这有利于营造镜头启停的节奏感。
●蚕桑舞蹈:无实物表演?
织绢人环节有一部分舞蹈表现蚕桑内容,然而是无实物表演。在本片中其它工艺环节都是实物表演,偏偏这里无实物,用空的匾。 保留无实物表演也是可以的,但可以用有实物的镜头,蒙太奇一下,再过渡到无实物镜头,以实物提示观众这个工艺是在做什么。
●部分特效镜头不理想
片中的风景特效镜头,有个别的不够理想,比较明显的是织绢人环节,希孟回望江对岸。再比如后面希孟在山巅的场景,场景制作的特效感比较强。
制笔环节,有一个日照雪山的风景镜头,逻辑上比较突兀,和制笔事象的结合不紧密,像凑数的。
还有,第一次古画活化的镜头(画中人、船动了起来),画面调度不精彩,没有展现出动起来的画是美的。
●青绿群舞:镜面特效不佳
青绿群舞,地面采用了镜面特效,呈现出群舞的倒影。这段的视觉效果有明显缺憾,主要两方面:一则,倒影太清晰,基本完全保真,相当于复制粘贴而成的两份影像,而不是本影+倒影,视觉上是乱的。倒影应该处理成倒影的样子,比如减淡、模糊,或者只留倒影基部,总之不能和本影一样。二则,场景背景整个是混沌的淡灰色,无天水之分,特效抠图感太强了。或者可以设置明确的天水分界线,或者用明显的渐变来区分天水格局,使得场景不是混沌悬浮,而是有天地分隔的感觉。
●结尾对望
结尾是画作在博物馆展出的场景。首先的问题在于观众的表现不自然,而且在玻璃上指指点点也不恰当。其次是结尾二人对望的处理,本来是很不错的,但感觉哪里有点没收住,落入煽情俗套,是否可以收得再干净一点?
虽然上面看似提出了一大堆,但本片整体上都是很好的,完全立得住,舞蹈是非常精彩的,视效也多有惊艳处。有几处地方是个人偏好,想额外赞美的。
●水上舞蹈
在织绢人后面的听雨环节,希孟在水上施展舞蹈,这一段与水的共舞可谓惊艳,应该也是比较创新的吧。而且水的厚度肯定经过很多苦心调整,既能激起漂亮的水花,又不致阻碍表演。
●调戏考官
我从不多的舞蹈观赏中发现,有一种动作风格是我很喜欢,也似乎是形成一定潮流的,那就是动作收放顿挫,发起有一定的爆发力,而收住又很有弹性。调戏考官这一段可谓最明显的了,而且群舞的节奏、调度达到很精彩的程度,看下来很享受。
●电影手法、舞台调度
本片的一个弱项是没有很好地结合电影手法,但这主要是对前面而言。我发现在苦思环节,就很好地结合了电影手法,使“生搬上银幕的舞剧”变成了真正的“舞剧电影”。再就是最后的环节,青绿舞女在画纸上慢慢走过,身后拖出一道变幻的青绿,希孟跟在后面顿悟起来,这手法很妙。直到最后彻悟时,所有舞女皆改变方向,背他而去,我仿佛看到希孟的才华化为作品走向历史。这舞台调度绝了。
●波浪手势贯穿全片
波浪手势(其实是山和水的走势)不仅是山水画的用笔精髓,也是全片的线索。所以在片中不断看到这条线索和呼应,让人觉得线索明确,提纲挈领。这个手势不仅在舞蹈中很美,对人物的俏皮、灵动也形成刻画。
免责声明:以上内容源自网络,版权归原作者所有,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,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。
上一篇:平平无奇的复仇惊悚片